延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延市工信函〔2024〕24号
对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42号
建议的答复函
黑春琦代表:
您提出的《关于支持延长石油厂国家工业遗产恢复建设的建议》(第142号)的建议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“延一井”有着上百年的历史积淀。1905年创建延长石油官厂,1907年建成第一口油井,命名为“延一井”,从此中国陆上石油工业正式起步。1996年“延一井”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”,列为“中华之最”,冠之于中国石油“始祖”美称,延长有了“石油圣地”之说。2018年“延一井”等7项23处石油工业遗产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“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单位”,2021年被中国工业报社授予“工业ag真人官方网的文化建设旅游示范基地”,2022年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陕西省“延一井”工业遗产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。延长县委、县政府依托资源优势,制定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石油工业文化
发展的决定》,编制了《延长县石油工业文化发展规划》,着力打造“中国石油历史名城”。
建设工业遗产旅游教育基地意义重大。一是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。目前,我市已建成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文化设施,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了较好的硬件基础,但至今尚没有能充分体现延安石油工业的特色优秀文化传统、地域文化特色的标志性、公共性文化设施。将“延一井”国家工业遗产纳入红色旅游和干部培训教育内容,使之成为集地方文献编纂、地方文献收藏与服务、地情展示、咨询、研究与交流为一体的重要文化基地和中心,将填补我市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一项空白,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文化需求。二是有利于集编修、收藏、研究、开发利用于一体。充分发挥史志资治、存史、教化、交流等功能,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。使之成为集收藏、保管、展示、研究和开发利用地方志文献、各类地情资料的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不仅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,深化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,整体推进地方文化建设。有利于更好地组织开发党史和地情资料资源,更广泛开展专题研究和地域开发研究,开展学术交流、理论研讨、志稿评议,志鉴评论等活动。有利于经常性地举办各种展览、专题讲座、报告会,利用丰富的地方史志资料提供爱党、爱祖国、爱家乡、爱本行业的生动教材。而且还可作为宣传窗口,宣传人文精神与自然资源,促进延安经济社会发展。三是有利于建立地情资料库。实现信息资源共享,也有利于我市石油事业的健康、稳定和持续发展。以“延一井”为基地建立延安地情资料库,有效地整合各种史志、地情资料,逐步加快全市史志网络化建设的速度和现代化手段运用的程度,实现信息资源共享,运用现代化手段,将史志资料转化为各种信息资源,为领导决策、经济与文化建设、科学研究、爱国主义教育及社会各界提供更好的服务。
下一步我们的工作将围绕三个方面进行:
(一)加强与市文旅局配合。推动将“延一井”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纳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,举办各种展览、专题讲座、报告会,利用丰富的地方史志资料开展爱党、爱祖国、爱家乡、爱本行业的实地教育,弘扬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。推动将“延一井”国家工业遗产旅游基地纳入全市红色旅游规划,列入延安红色旅游地图首选地,加强对外宣传推介,促进旅游与红色教育协同发展。
(二)推进支持延长石油工业文化产业项目建设。延长石油厂是2018年国家工信部授予工业遗产项目单位,为加强项目保护利用,计划建设延一井旧址保护及展示建设项目,计划总投资3.5亿元,建成后,可实现年接待工业研学(科普教育)4.2万人;年接待工业旅游3万人,企业内部培训2.8万人。为加快推动项目建设,3月份,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工信部汇报有关工作,争取部里支持及政策倾斜,按照《关于开展第一批陕西省工业遗产认定申报的通知》要求,市工信局及时组织开展申报工作,经收集、汇总、初审,将延长石油七里村采油厂申报的延长石油厂资料呈报省工信厅,推荐“延一井”申报省级工业遗产。
(三)加快策划建设“延一井”国家旅游基地。我们将与相关部门对接,做前期调研论证工作,在充分调研基础上,提出建设项目可行性意见,争取纳入市级重点项目推动建设。宣传展示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史,促进全市经济、文化协调发展。
延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2024年8月21日
(联系人:刘军台,0911-7092471)